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提前两年完成全价值链减碳25% 百威中国领跑啤酒业净零之路

时间: 2024-06-08 17:21:27
作者: 新闻资讯

  在2024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百威中国公布了一项让业界惊讶的新进展,提前2年实现了百威亚太2025年全价值链减碳25%的目标,众所周知,啤酒业减碳的难点就在于全价值链减碳,百威中国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持续领跑中国啤酒行业净零之路。

  当天,百威中国以“追光逐电,共赴全价值链净零”为主题,于百威中国的资阳工厂举办“2024百威中国环境日活动”,与全价值链伙伴一起展示了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绿色理念和最新成果。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与采购副总裁杨凯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百威中国已经瞄准新的目标,将与全价值链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

  今年也正值百威集团与中国结缘四十周年,在外界看来,秉持着“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发展的策略,百威中国在拥抱中国增长机遇,持续加码在地投资的同时,通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业务本身,打造绿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啤酒行业加速绿色升级转型。

  “我们非常骄傲于百威中国实现全价值链减碳25%的目标,并且提前了两年时间。”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与采购副总裁杨凯在和记者谈到这一进展时,脸上难掩兴奋之情。

  为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2018年百威亚太设定了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电力100%来自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并聚焦气候行动、守护水源、循环包装和可持续农业四大核心领域,并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并在2021年底宣布到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

  根据百威亚太公布的数据,到2023年底,百威中国地区已经减少了26.17%的全价值链二氧化碳排放,提前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而百威中国优异表现也加快了百威亚太整体减碳工作的进展,根据《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到2023年底百威亚太全价值链碳排放已经减少了23.8%,比2022年的19.7%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距离减碳25%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不难发现,作为百威亚太旗下可持续发展的“优等生”,百威中国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一直蹄疾步稳,从“技术领先”向“领域领先”加速前进,2023年在四大核心领域都取得了突出进展。

  在气候方面,通过在中国各地工厂的升级改造和持续投入,百威中国已有10家工厂实现了100%可再生电力酿造(RE100);同时,有14家工厂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2023年全年总发电量达到3600万千瓦时,也让百威中国72.7%的电力来自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在2021年百威中国武汉工厂成为百威集团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的基础上,锦州工厂、佳木斯工厂分别于2022年、2023年实现碳中和。其中,锦州工厂是亚太地区啤酒行业首家试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酿酒厂,实现了自然能源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2023年,为了进一步减碳,百威中国资阳工厂安装了行业内首个使用水电的电热锅炉,配合储热系统,以峰谷电价实现成本效益,预计该项目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7000吨。

  在保护水源方面,啤酒生产企业也是传统的用水大户,一般而言,啤酒行业平均每生产一升啤酒,水耗约为5升。杨凯和记者说,通过工艺与设备的优化改造,百威中国的平均水耗已经下降到2升水生产1升啤酒的比例,而在节水表现最好的广西南宁啤酒厂,只需要1.09升水即可以生产1升啤酒,比例几乎达到1比1。

  在循环包装和可持续农业方面,百威中国也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百威中国正在与中国农户紧密合作,通过种植大麦和啤酒花尝试,在保证高品质原料的基础上,大大降低碳排放。包装上,百威中国也在努力提升可回收包装和可再生原料的占比,并利用新技术减少这一领域的排放总量。比如2023年百威中国推出的最轻啤酒铝罐,330毫升的罐容量却只有9.57克重,平均碳足迹只有185克,比2017年基准线克。

  夏天的夜晚,喝一杯冰啤酒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但制造这一杯335毫升的啤酒需要产生250克的二氧化碳,这相当于开着一辆汽油燃料的轿车行驶1.3公里的排放量,因此减少碳排放也是啤酒行业近年来关注的重点。

  但在这一杯啤酒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可能只有较少的比例来自于啤酒生产环节,而更多的却是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原料、种植、酿造、包装到运输等环节,由于上下游供应商的能力和减碳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全价值链减碳工作的推进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这也是啤酒、饮料行业减排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在谈及百威中国的减碳秘籍时,杨凯认为,百威中国全价值链减碳工作的提速得益于两大方面,一方面,百威将可持续发展视为业务本身,而不是一份每周抽点时间去做的“课外作业”,其贯穿于业务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百威亚太得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的支持,包括中国政府的正确指引和支持,以及全价值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在全价值链碳排放中,范围一和范围二的占比分别是1.6%和4.1%,而范围三的占比为94.2%。

  因此在杨凯看来,啤酒行业要实现全价值链减排,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的通力配合必不可少。由于中国供应商关于减碳方面并没有一些跨国企业那么成熟,百威中国启动了日食计划,通过培训帮助供应商建立碳知识的体系,共同探索企业减排的关键点,并制订计划推进供应商减排工作,这也成为百威中国提前两年达成阶段性减排目标的主要助力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百威亚太的全价值链排放测算中,包装材料的占比达到了49%以上,也是全价值链减排的重头戏。

  作为百威中国价值链包装领域的重要伙伴之一,山鹰国际董事副总裁连巧灵在当天活动中透露,每年百威中国使用山鹰生产的纸箱量高达1亿平方米,为了加速减碳,双方从2020年开始做了紧密而深入的合作,百威中国也向山鹰提供了一系列技术上的支持、经验和建议,百威中国不仅仅关注包装箱减排,进而关注到包装箱的原材料用纸的减排,甚至更上游的造纸原料的减排工作。

  杨凯也表示,未来百威会将这些与供应链伙伴合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向更多供应商复制推广,快速推进全价值链的减碳工作。

  杨凯和记者说,在提前2年达成减碳25%的目标后,百威中国瞄准了更大的远期目标到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成功因子。

  在业内看来,随着能源转换对减碳进程的影响逐步减弱,全价值链减碳也进入到“啃骨头”的阶段,技术减碳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点。

  谈到技术创新,就必须谈到百威中国的“100+创新中心”。据了解,作为全球首批拥有气候行动目标的100家公司之一,百威集团始终以未来眼光指导当下行动。2020年,百威中国推出了“100+创新中心”这一聚合平台,四年以来,与累计近300家初创公司成立联系,试点30余个项目,收获16项亮点成果,并与13家创业企业签订商业合同。

  杨凯和记者说,通过“100+创新中心”,百威中国接触并采用了大量初创公司的创新想法和技术,比如轻量化太阳能板,电池回收等新技术、新应用,百威中国也以开放的心态,鼓励这些初创公司做新的技术开发和探索。而且这些新技术不仅用于百威中国的啤酒厂,也会应用于上下游的供应商体系,帮助全链减少碳排放。同时,百威中国也会注重新技术和新解决方案和商业收益的平衡,这也是百威中国能够在可持续发展上行动迅速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今年,为了进一步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百威中国宣布成立了“100+创新联盟”,汇聚产业园区、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创业社群等力量,共同探索全价值链创新解决方案,以更系统的视角和更开放的态度加速创新成果落地,从而真正助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百威中国特别在零碳行动、循环未来、材料革命以及生态绿业等领域上鼓励创业团队不停地改进革新,并取得了具有突破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在发言中表示,怎么来实现价值共创、价值共享是未来啤酒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议题。作为啤酒行业的领军企业,百威中国的绿色成果展现了中国啤酒行业加速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可能性。

  在业内看来,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百威中国不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整个产业链中,探索更多绿色低碳领域的前沿成果,为啤酒行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与创新活力;并通过更加积极的行动实施和更广泛的跨行业协作,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相信通过与全价值链伙伴通力合作,百威中国将加速实现2040全价值链净零目标,并为中国啤酒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一份“百威”智慧。

瓦楞纸箱定制

手机站